“廖书记,可把你给盼来了,我代表全村1796人热烈欢迎你,以后我们村脱贫致富就靠你了。”2018年9月13日是廖兴举人生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日子,他当上了四川广汉市连山镇松林村的第一书记。
当天,爱写日记的廖兴举在日记中写道:“村支书谭显德介绍说,今天来这里迎接你的,除了村两委干部,在场的其他人全都是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他们知道你要来,一大早就到这里等着了。我确定这是最真实、最朴实的欢迎表达,我也确定这是有史以来我得到的最佳礼遇。从他们纯朴善良的眼神里,俨然感觉到我已经正式成为了‘村里人’。我就是他们的希望,还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坚定这条扶贫之路呢!”
“扶贫是战场,没有战火硝烟,却同样艰苦卓绝、气壮山河;没有枪林弹雨,却同样有冲锋陷阵、有流血牺牲;没有浴血拼杀,却同样军令如山、英雄辈出。投入战场便是勇士,做到‘前半生不害怕,后半生不后悔’,无愧于党和政府的信任。“廖兴举一开始担任第一书记就给自己列下了军令状,一定要拔除贫穷的根子,播撒致富的希望种子。
走访调查,为脱贫找“方子”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刚上任的前3周,廖兴举对松林村贫困户逐户进行深入走访调查,了解他们的致贫原因、家庭结构、经济收入等情况,并记录在册。
“4组谭绍宣,高血压、糖尿病、脑梗,生命一度垂危;18组黄主成,尿毒症,每月都要透析3-4次;11组黄秀芝,精神疾病、小儿麻痹症,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1组黄万元,智力残疾,独居,胆小不愿与人接触……”通过入户调查,廖兴举发现村里22户未脱贫的建档立卡户中18户是因病因残造成的,18户有18种情况。廖兴举一下明白了组织为何派他到这个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初衷了,因为他“专业”对口,能给村民带去希望。
于是,廖兴举大胆将这18户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大病慢病致贫,全家纳入低保,政府兜底报销,申请特病补助,建议购买补充保险提高报销比例;第二类是精神类疾病致贫,病患送入专业医疗机构维持治疗,解放家庭现有劳动力,特困家庭申请医疗救助;第三类是残疾致贫,享受低保,申请残疾补助和护理费,符合五保条件送入敬老院,专人看护安度晚年。
“从上午8:50到下午6:00,用了整整9个小时才跑完这18户,将政策和个性化扶贫方案送到他们手中。为了节约时间,我和工作队队员自带干粮和水,饿了就随便对付两口。工作结束回到家已是晚上8:40,打开手机一看是33115步,又占据了微信运动榜首。”廖兴举在日记中写道,如果能用双腿解决问题,他愿意继续走下去,去丈量这条扶贫之路。
争取项目,做群众增收的“引路人”
调查中,廖兴举发现松林村贫困发生率很高,原因与其地理位置偏僻,信息落后,土地贫瘠,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有很大关系。
为解决信息不对称,他利用“为村”平台和松林村微信服务群主动对接广汉市人社局,为村里青壮劳力登记就业意向,为多名村民找到称心工作,还为贫困户申请公益岗位10个。
他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并联合驻村工作队、市农技巡回小组在松林村推广果树改良,2年时间推广示范新品种“大雅柑”30亩,“春雪”“春美”“春蜜”桃100亩,带活了一村经济。
他推行“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为符合条件的新型经营主体申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坚持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带领贫困户增收脱贫。
他为有志通过双手改变现状的贫困户争取政策倾斜扶持,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带头致富的能手,其中肖邦军通过政策扶持,在短短1年半内将肉牛由1头发展到了8头。
改造升级硬件,做群众冷暖的“贴心人”
“贫困群众急需的就是看得到的实惠。”借农村环境整治之机,廖兴举连续两年争取“两改一建”“五改三建”“危房改造”项目资金近30万元,为34户群众改造升级危房、厨房、院落、入户道路,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针对农业灌溉难、村民饮水难,他主动协调市水利局,2019年7月为村民争取到了自来水,节水灌溉项目也竣工在即。
“7.11”洪灾,村里提灌站电机损毁,他又马不停蹄地奔市农业农村局,争取1.4万元购买了新电机。
在他的奔走下,新建村道8.7公里,文化广场、农产品售卖亭、村卫生厕所也建起来了。
送医入户,做群众健康的“管家婆”
“没有好身体,哪来真正脱贫致富。“刚上任不久,廖兴举就为54户病残家庭建立了村级健康档案和工作台账,实施每月动态管理。
他将每周三定为医疗政策咨询日,截至2019年12月底,他共计接受咨询320余人次。
他与2名村医达成家庭医生服务协议,重点加强对已签约贫困人口中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的规范管理与健康服务,同时为建立标准化卫生室多方争取资金并得以落地。
他利用“农民夜校”和“三会一课”,大力宣传“十免四补助”政策,贫困人口门诊慢病、特殊疾病报账政策,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倾斜支付政策。
他主导“流动医院”到村入户,通过协调广汉市医保局、卫计局每半年组织市级医院到村义诊,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明察秋毫,做贫穷落后的“终结者”
“拔除‘穷根’,打破贫困代际传递,听不到贫困家庭的孩子说自己的理想是以后像爸爸一样当个贫困户,就必须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能相结合,杜绝‘保姆式’扶贫。”在担任第一书记期间,廖兴举发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有贫困户把帮扶干部当成“摇钱树”和“榨油机”, 视驻村干部为全职保姆、政府为全托机构,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等等。
廖兴举认为,要解决根本问题,扶贫干部就要耐心倾听贫困群众的心声,准确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在排忧解难的同时,把脱贫攻坚的志气、信心送到贫困户的心坎里,引导他们树立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精气神,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从而形成“你扶我动、你帮我进”的斗志。其次是要授人以鱼,又要授人以渔,有的放矢加强致富知识和技能培训、指导,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实践中长见识、强本领。
由于工作出色,廖兴举2019年10月荣获广汉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在我们热爱的土地上,有多少朴素的花朵默默地开放在荒山野地里。我愿做其中一朵,播撒希望的种子在松林村的各个角落。”最近,廖兴举又在日记中记下了这段话。脱贫攻坚最后一年,廖兴举将寻找脱贫奔康与乡村振兴的契合点,优化产业帮扶,重点打造以“花果之乡”和桃花文化为主题的特色乡村游,发展丘区堰塘生态渔业,推动“公司+家庭农场+贫困户”增收新途径。
(廖兴举为我校立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13届植物学专业硕士毕业生)
新闻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641913114105862308&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x_single&study_comment_disable=1&part_id=1641913114105862308&ptype=0&item_id=1641913114105862308&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