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补短板、强弱项,4月2日,学校在成都校区召开作物学学科专业建设专题调研会。校长吴德、副校长刘登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人事处、作物学科“一院三所一室”的班子成员、两办主任、教学秘书和学科秘书参加了会议。
立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院长黄玉碧就作物学科的总体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水稻研究所所长李仕贵、小麦研究所所长魏育明和玉米研究所所长卢艳丽分别汇报了所在单位学科建设情况、取得的主要标志性成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6年以来,作物学科紧盯世界一流,强化中国特色,建设进程与“双一流”建设方案高度符合,全面达到阶段性建设目标。一是完善科教协同育人体系。获批作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学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二是传承学科研究特色优势。揭示水稻广谱抗性系列新型机制,成果发表于Cell、Science等顶级期刊,获省部级奖励30项。筹建的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专家认证。三是挖掘社会服务纵深潜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被写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新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等9个,选育推广新品种98个,转化成果77项。四是锤炼学科优秀人才团队。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5人次。入选国家级和省级科研教学创新团队13支;五是开创国际交流崭新格局。获批作物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得国际合作项目26项。
听取作物学学科专业建设汇报后,吴德谈到,作物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是川农大的一面旗帜,在中国作物学领域创造了多项有影响力的成果,更创造了川农大历史上的无数第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高质量论文发表和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精神等诸多方面引领了川农大的发展。但面对新形势,对标国内同类标杆学科,作物学科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问题,如“一院三所”研究方向优化不够、人均产出不高、社会服务贡献还需加强和近年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奖缺乏等。作物学科需要直面问题,刀刃向内,寻求突破,全力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提高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意识,凝练和优化学科方向,梳理组装重大科技成果,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加大与产业的融合,支撑学科高位求进,在新形势下取得新的发展。
副校长刘登才指出,需要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国际影响力,二是国内行业认可度,三是区域不可替代性。
教务处处长李廷轩,研究生院院长、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周永红,人事处处长侯永翠对更好地建设作物学科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