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学院新闻

【乡村振兴我们在路上】(川观新闻)从育秧环节“加速起跑”,丘陵地区水稻产业如何破解全程机械化瓶颈?

时间:2022-03-24  来源:     点击数:

眼下正是我省水稻育秧的黄金时期。为把脉春耕生产,筑牢粮食生产防线,3月19至20日,科技下乡万里行(22团)水稻产业专家服务团(下文简称“服务团”)走进广安市,深入广安区、前锋区、岳池县、华蓥市等地,调研指导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和水稻产业管理技术。

服务团在岳池县机械化育秧基地查看育秧情况

广安地处川东丘陵与平行岭谷两大地形区之间,为典型的丘陵地貌。田块细碎、坡度大等问题,长期以来限制了丘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此,当地该如何从育秧环节“加速起跑”,破解丘区水稻产业机械化生产的瓶颈?

观现场

水稻育秧“优等生”和“普通生”差距明显

在前锋区龙塘街道红桥村,一个个白色地膜覆盖的小拱棚里,秧苗已探出头来。“这是广安市集中育秧的点位之一。”前锋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苏明勇告诉记者,眼前这210余亩地包含水育秧132亩,旱育秧86亩,可满足移栽面积3000亩。

前锋区龙塘街道红桥村集中育秧点

为何小小一块地,却使用了多种育秧方式?“我们希望可以通过示范推广新技术,带动百姓往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苏明勇介绍,每亩旱育秧、水育秧、机械化育秧苗床分别可满足10亩至12亩、8亩至10亩、100亩至150亩本田栽插。

“相比之下,机械化育秧更省时省工。然而广安多为丘陵地貌,由于易掌握、成本低,再加上种植户传统的观念,使得效率最低的水育秧占据主流。”苏明勇说。

效率在提高,然而相关环节落实不到位则让水稻苗儿“伤不起”。在岳池县某企业的机械化育秧大棚里,记者看到一盘盘水稻秧苗整齐摆放在架子上。“远看生机一片,拨开‘暗流涌动’。”服务团成员、四川农业大学周伟博士感慨。

原来,通过服务团走近水稻秧盘,发现水稻秧苗长势不一,颜色有深有浅。拨开细看,更是让服务团专家吃惊。“你看,这长了霉斑,甚至还有立枯病等症状。”服务团成员、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陈勇说。

陈勇与种植大户进行育秧技术交流

同样为机械化育秧,位于广安区大安镇灯塔村的广安惠民农机农艺专业合作社却成为育秧界的“佼佼者”。走进育秧大棚,正前方的显示屏显示:室内温度17.3℃,室外温度15℃,室内湿度72%......底下,水稻秧苗郁郁葱葱,一眼望去绿油油一片。“经过服务团的培训,我们严格执行相关技术,目前成效非常好。”合作社负责人李小东望着水稻秧苗,底气十足地向众人介绍。

3月20日,在华蓥市某育种大户的田地里,水稻秧苗却又是另一番模样:土壤干燥、水稻秧苗缺水、出苗稀疏……

育秧过程出现的立枯、颜色深浅不一、稀疏等问题

两天时间走遍2区1县1市4个点位,育秧情况各不相同。其中既有长势良好的“优等生”,也有问题不断的“普通生”。

开良方

示范基地引导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从3月12日开始育秧,到15日完成暗化催芽并摆放出来,秧苗20日已长到10厘米左右,盘根情况也非常理想,最主要的是效率极大提高。”李小东告诉记者,传统育秧1天1人仅能作业0.3亩地,机械化育秧1小时5个人操作,可育秧500盘左右,满足20余亩地的用种量。

李小东培育的水稻秧苗获得专家认可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服务团团长、我省水稻专家任万军告诉记者,改变种植户的传统观念,解决这一问题,核心在于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从机械化育秧、插秧、绿色高效技术配套落实、收获等全流程展示高质高效生产水平,让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对比发展。

任万军(右二)在广安区机械化育秧基地讲解育秧技巧

通过进一步“问诊”交流,服务团专家发现出现霉斑、立枯病等症状,是由于种植户并非使用水稻专用基质育秧,且品牌不一,水稻种子也没有进行浸种处理而导致的。而水稻秧苗长势不一,颜色有深有浅,则是因为未进行暗化处理与浇水不均匀。

服务团成员、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雷小龙则“开方”建议:种子需泡种消毒、规范基质品牌与用量、使用暗化催芽技术、使用药剂喷施防治立枯病、关注温度变化等。

“尽管有的地方技术落实不太到位,出现了种子未浸泡消毒、高温烧苗等问题,相比前两年,总体而言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服务团成员、达州市农科院副院长李万明告诉记者,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经过团队十多年的研究实践,总结的全套机插秧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适宜在广安等丘陵地区推广。

“打造丘区粮食生产标杆,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让种植户从对比中找差距,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安市农技站站长秦玉霞介绍,建立示范基地,是在发挥地方政府、专家团队、新型经营主体等多方的作用,通过重点打造,帮助提升当地种植户在包括水稻育秧、播种、喷防、收获等全环节的机械化生产水平。

2022年,广安市设立了粮食播种面积达441.5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84.72万吨的总体目标。大春粮食播种面积391.44万亩、总产17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3.3万亩、1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占到一半以上。

从洼地到打造示范基地,广安市水稻产业从育秧环节“加速起跑”。广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质高效抓示范是广安市2022年大春粮食生产的重要一环。其中,选择生产基础好、产品质量优、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区域开展示范,通过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组装,打造新品种、新技术的“中试车间”、成熟技术模式的“观摩平台”、农业绿色发展的“引领平台”,实现农民就地现场学习,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发展,全面打造安全优质高效绿色农业,从而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样板和支撑。

原文链接:https://cbgc.scol.com.cn/news/3439609?from=androidapp&app_id=cbgc

党委办电话:028-86290875  行政办电话:028-86290872  就业办电话:028-86290871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  版权说明:Copyright © 2021 NXY.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立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